安平縣振超金屬絲網制品廠
電 話:0318-8098104
傳 真:0318-7716645
手 機:13021477773
西瓜白粉病綜合防治技術介紹 | |
點擊次數: | |
西瓜在江蘇如皋市已發展成規模,早春利用大棚多層覆蓋提早栽培,可促早上市,夏秋采用大棚避雨栽培,可防止植株早衰,種植效益較高。但近年來大 棚西瓜白粉病發生較為普遍,防治稍有延誤就會造成蔓延,導致植株早衰,嚴重影響西瓜的產量和品質。據2010年調查,本地大棚西瓜后期白粉病的病葉率可達 20%~30%,嚴重的達到75%以上,損失超過15%。為減少白粉病對大棚西瓜生產的影響,我們通過3年的試驗研究,總結出了白粉病的綜合防治技術,推 廣應用防效顯著。 1 發病癥狀 白粉病在本地大棚西瓜整個生育期都可發病,特別是在生長中后期發生較重,主要為害葉片,一般瓜蔓下部老葉先發病,而后逐漸向上蔓延擴展。發病初期, 受害葉片葉面或葉背產生白色近圓形星狀小粉點,以葉面居多;擴大后呈圓形白色粉狀霉斑,環境適宜時,迅速蔓延,并連結成片,至整片葉上布滿白粉;后期葉片 病部白粉層中出現散生的黃褐色至黑色小粒點,受害葉片呈黃褐色卷縮、焦枯變脆,但不脫落;發病嚴重時,植株早衰、生育期縮短,西瓜含糖量降低,產量和品質 顯著下降。 2 發病特點 西瓜白粉病病菌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干燥,在溫度10~32℃、相對濕度25%~90%條件下均可發生,發病最適溫度為16~24℃、相對濕度為 80%左右,病菌主要附著在土壤里的植物殘體上或在寄主植物體內越冬,次春借氣流、雨水傳播。據本地近3年來大棚西瓜生產調查,該病常年盛發期在5~6 月,一般遇連陰雨、光照不足,或澆水過多、棚內濕度過大,或偏施氮肥、植株旺長,或管理粗放、瓜蔓過密、通風不良,或施肥不足、長勢偏弱、后期脫肥等情況 下,白粉病較易發生,且蔓延迅速、為害嚴重。特別在5月,因外界氣溫回升較快,大棚西瓜常處于高溫干旱與高溫高濕交替的小氣候環境下,白粉病更易流行暴 發。 3 綜合防治措施 大棚西瓜是在設施大棚內相對可控的小氣候環境條件下栽培的,應通過加強田間管理、優化栽培環境、惡化白粉病滋生環境、合理使用農藥等方法,對白粉病進行綜合防治,以提高防治效果、防止病菌抗藥性的產生、減少化學農藥的施用。 3.1 選用抗病品種 選用適應性和抗病性強的優良品種。一般葉片較厚實的品種生產上抗霜霉病、白粉病表現較明顯。目前,本地大棚西瓜品種主要選用早春紅玉、8424(早佳)、抗病京欣等。 3.2 科學栽培管理 ①進行合理輪作和大棚消毒,減少初侵染源。②種子消毒處理,培育無病壯苗,并適時移栽。③合理密植,及時整枝理蔓,適時清除老葉、病葉,以利通風透 光,減少病害傳播蔓延。④大棚內采用地膜全覆蓋栽培,降濕增地溫,并根據天氣變化和植株生長狀況科學調控大棚溫濕度,創造一個適宜西瓜生長而不利于白粉病 發生發展的環境條件。⑤合理施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追肥以不含氯的復合肥為主,盡量少施或不施尿素,并用好葉面肥,以增強群體抗病性。 3.3 適時化學防治 大棚西瓜白粉病藥劑防治的關鍵是加強田間觀察,盡早發現病害,并在病害初發期及時進行針對性藥劑防治。用藥時還應注意交替使用藥劑,全田均勻噴灑, 即葉面葉背都要噴到,防止漏噴,以及時有效控制病害的發生和蔓延。在西瓜定植后,一般每7~10天噴一次保護性殺菌劑,加以預防,可用藥劑有75%百菌清 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50%硫磺懸浮劑300~500倍液、40%多·硫懸浮劑600~800倍液或47%加瑞農(春雷·王銅)可濕性粉劑 800~1 000倍液等。在發病初期,宜選用50%翠貝(醚菌酯)3 000倍液、40%福星(氟硅唑)乳油4 000~5 000倍液(后期高溫期慎用)、10%世高(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1 500倍液、43%好力克(戊唑醇)懸浮劑4 000~5 000倍或10%寶麗安(多抗霉素)1 000倍液噴霧,每隔6~7天噴藥1次,連續防治2~3次。遇連陰雨天氣,還應首選煙熏處理,每667 m2大棚用45%百菌清煙熏劑250 g分幾處,熏蒸1夜,第2天清晨開棚通風。在棚內溫度超過35℃時不宜噴藥,西瓜花期也應避免使用三唑類藥劑,以免發生藥害。用藥還需注意掌握安全間隔 期,采收前7天停止用藥。 安平縣振超金屬絲網制品廠整理發布,本廠專業生產鋼絲網,鐵絲網,鋼絲網圍欄,林園果樹防護網,材質保障,價格便宜,歡迎垂詢13021477773 振超網業http://www.koguitars.com |
|
下一篇:西瓜的嫁接苗栽培技術要點 | |
上一篇:西瓜裂蔓的發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