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縣振超金屬絲網制品廠
電 話:0318-8098104
傳 真:0318-7716645
手 機:13021477773
振超鋼絲網廠介紹夏季養豬易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 |
點擊次數: | |
五種疾病和防預方法 夏季正值高溫,是各種病菌和蚊蟲開始肆虐的“好天氣”,也是各種疾病的高發期。如果不注意的話就會造成不小的損失;所以養豬戶必須要了解夏季高溫天氣豬容易發生的疾病才能更好的做好預防和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從而將損失降到最小。1、藍耳病 發病癥狀: 豬群突然發病,初期發病豬表現為發燒,體溫41℃左右,以40.5℃的體溫為最多。精神沉郁,不吃;眼結膜炎、眼瞼水腫;咳嗽、氣喘,呼吸困難,鼻孔流出泡沫或濃鼻涕等分泌物;皮膚發紅,耳部發紫,腹下和四肢末梢等處皮膚呈紫紅色斑塊狀或丘疹樣;部分病豬出現后軀無力、不能站立或共濟失調等神經癥狀;仔豬發病率可達100%,死亡率可達50%以上;母豬流產率可達30%以上,繼發感染嚴重時成年豬也可發病死亡。 防治手段: (1)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建立穩定的種豬群,不輕易引種。規模化豬場要徹底實現全進全出,至少要做到產房和保育兩個階段的全進全出 (2)定期對豬舍和環境進行消毒,保持豬舍、飼養管理用具及環境的清潔衛生。消毒要使用多種類型的消毒藥進行輪換使用。如消毒優(月芐三甲氯胺溶液)、新潔(苯扎溴胺溶液)或聚維酮碘溶液。 (3)做好豬群飼養管理。 (4)定期對豬群中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的感染狀況進行監測,用藍圓轉陰壹、貳型對豬群進行凈化,以了解該病在豬場的活動狀況。 (5)防止其他疫病繼發感染。特別是藍耳病繼發引起的豬氣喘病、傳染性胸膜肺炎、副豬嗜血桿菌病、巴氏桿菌病等的控制。 (6)做好其他疫病的免疫接種。 2、豬瘟與豬弓形體病混合感染 發病癥狀: 病豬全身皮膚發紅,有的有出血點,耳皮、腹下、四肢、胸膜處有充血、出血及紫色的淤血斑;出現高溫稽留熱現象的病豬站立不穩,并伴有癱瘓現象出現;糞便前期干結,后期腹瀉,且有水痢現象出現,并具有惡臭味;病豬犬坐呼吸,口流白沫,呼吸困難,母豬有流產現象發生,病豬在患病后期會發生四肢癱瘓現象。 防治手段: (1)按每頭豬緊急免疫豬瘟疫苗10-15頭份。 (2)治療使用抗病毒1號+卡巴頭孢打一邊,附鏈米先+科信立克打一邊。連用3-4天。 (3)減少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阻止易感動物。 3、豬丹毒 發病癥狀: 高熱、急性敗血癥、皮膚疹塊(亞急性)、慢性疣狀心內膜炎及皮膚壞死與多發性非化膿性關節炎(慢性)。 防治手段: (1)消毒工作必須做好,如果發現病豬需要將病豬隔離出來。 (2)用水溶性卡巴西林3kg+卡巴間甲2kg+健康密碼1Kg拌料1噸治療,連用5天—7天,殺死病原。發病急性的可以用大劑量青霉素進行肌肉注射。 4、豬流感 病發癥狀: 發病率高,潛伏期為2~7天,病程1周左右。發病急,往往短時間波及全群,病豬發病初期突然發熱,精神不振,食欲減退或廢絕,常橫臥在一起,不愿活動,呼吸困難,激烈咳嗽,眼鼻流出黏液。如果在發病期治療不及時,則易并發支氣管炎、肺炎和胸膜炎等,增加豬的病死率。 防治手段: (1)做好消毒工作。一般消毒劑對豬流感病毒都有效,注意豬舍通風、保溫。 (2)減少各種應激。飼喂高營養全價飼料,做好豬群免疫接種工作,確保豬群健壯,增強豬群免疫力。 (3)豬群發病時用抗感5號3kg+卡巴匹林鈣1kg+金支凈1kg拌料1噸進行飼喂。 5、乙型腦炎 病發癥狀: 乙型腦炎主要通過蚊蟲的叮咬進行傳播,與蚊蟲的滋生及活動有密切關系。病豬表現為突然發病,發燒40到41度,呈稽留熱,持續幾天或十幾天以上。精神不振,食欲減少或不食,糞便干燥呈球形,表面常附有灰白色粘液,有的呈關節炎狀。 防治手段: (1)選擇豬舍位置很重要,要選擇地勢高,朝南的地方建豬舍,地面平坦有坡度,豬舍內合理布局,考慮到糞尿污水的處理利用,有利于排水排污。 (2)堅持自繁自養,全進全出,盡量不從外購買仔豬,確實要引進的,了解好疫情,做好檢疫和飼養隔離,確定無疫病再混群飼養 (3)保持環境衛生,保持豬舍及其周圍環境的清潔衛生,及時清除豬舍內糞尿,經常清洗食槽、水槽并填平積水坑和洼地,使用化學藥物消毒,以殺滅蚊蟲。 溫度逐漸升高,困擾豬場的另一高死亡率疾病來襲。是每個養殖戶都應改注意的,“豬高熱病”的癥狀和治療方法如下: 1、高熱流感的具體癥狀 病豬持續高熱,體溫41℃-42℃,個別病例達43℃。有不同程度的皮膚潮紅,指壓褪色,精神委頓,食欲減退或廢絕,有少量飲水。小便少而赤黃,大便球狀,嗜睡。體表淋巴結有不同程度的腫脹,部分病豬呼吸急促,可視黏膜潮紅。隨著病程的延長,耳、頸下部、腹部、四肢、尾部皮膚發紫,壓之不褪色,個別病豬體表皮膚由蒼白逐漸變成黃染,飲食欲廢絕,大部分病程在20天左右,最終因衰竭而死亡。發病豬只主要是保育豬、育肥豬、母豬,死亡率分別為30%-50%、20%-40%、10%,以散養戶和中小型豬場多發。剛開始一頭發病,3-4天多個甚至波及全群。一般病期較長,多在5-7天以上。 2、治療“豬高熱病”應遵循的原則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因該病病期較長,前期3-5天要多用藥,后期5-7天要少用藥,療程足夠,一般不低于5天,防止復發。因其是混合感染,病原體種類不全相同,臨床表現不一,應分癥型施藥。 在藥物選擇上,應選用敏感、高效、低毒的藥物。抗菌藥物有:頭孢噻呋鈉、林可霉素、氟苯尼考、泰樂菌素、替米考星、阿奇霉素、強力霉素、長效土霉素、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磺胺間甲氧等。抗病毒藥物:干擾素、免疫球蛋白、黃芪多糖、金絲桃素、植物血凝素、板藍根、雙黃連、魚腥草等。 還可以選用只要能刺活免疫細胞再生系統的產品,最大限度地消除免疫抑制因素,著重整體提高機體自身抗病能力,來戰勝病魔。此病實際上是豬的一種耐過病。藥物治療與飼養管理相結合。少喂食、多喝水,喂些易消化的青綠飼料。飲水中添加葡萄糖和電解多維,尤其補充VB1、VB12、VC、VE、VA等。后期管理重點是調理胃腸,促進食欲。 3、用藥方案 高熱通用型: 肌注干擾素或免疫球蛋白或細胞介導素,一天一次,連用2-3次。退燒藥選用柴胡、雙氯芬酸鈉。抗病毒可選用板藍根、雙黃連、金絲桃素、黃芪多糖。抗菌藥物可用頭孢噻呋鈉、林可霉素、阿莫西林、磺胺間甲氧。用黃芪多糖注射液稀釋頭孢噻呋鈉,每天肌注1-2次,效果不錯。用于懷孕母豬也較為安全。 呼吸道癥狀型: 除使用細胞因子產品外,抗病毒用板藍根、雙黃連、金絲桃素。抗菌藥物:氟苯尼考+強力霉素,泰樂菌素+強力霉素,阿奇霉素+氧氟沙星。一天一次肌注,連用3-4天。 腹瀉癥狀型: 上午:穿心蓮+磺胺間甲氧或白頭翁+粘桿菌素, 下午:黃芪多糖+阿莫西林, 每天各肌注一次,連用3-5天。 產科癥狀型: 抗病毒用魚腥草、雙黃連。抗菌藥物用頭孢噻呋鈉、林可霉素、阿莫西林。前3天每天肌注2次,以后改為一天一次。 病程較久型: 抗病毒用黃芪、靈芝、香菇多糖,能增強自身抵抗力。抗菌藥物選用不影響食欲,對腎功能影響較小,安全性能良好的藥物。如頭孢類、氟喹諾酮類等。 4、治療誤區 有人只注重退熱,熱一退,豬就有精神,食欲就好,表面康復。其實微熱有利于抗體的形成,不利于病原體的繁殖,對豬是有利的,一味追求退熱,體溫下降過快,血壓變化急劇,易引起豬只應激死亡。且熱反復發作一次,病情加重一次。 早期使用過多退熱藥,后期豬死亡比例愈大。使用老一套治療方案安乃近+地米+青霉素。青霉素在治療高熱病中效果不理想,盡可能不用。地米在高熱抗感染中能發揮一定的作用,但劑量過大或多次應用,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能掩蓋病情。 濫用抗生素會出現豬雖不發熱,但精神沉郁,食欲廢絕,病情惡化的現象。其實臨床上有些豬死亡,并不是疫病導致的,而是治療過程中藥物中毒或藥源性腎炎引起的。尤其在頸部肌注藥量過大或次數較多,造成頸部兩側肌肉腫硬,藥物難以吸收,豬體不適,導致病情惡化。相信某廠宣傳的產品,夸成一針就能救命,哄抬藥價其實一支藥就能治好病,目前是不現實。因為該病是混合感染,且病程較長,需綜合治療。使用磺胺類或四環素類藥物時間過長,能引起豬藥物性食欲減退養殖戶認為豬不吃食,就意味著病情加重。使用這些藥物時,應同時使用安膽或胃復安等藥物。 5、綜上所述 豬病的治療過程是一個辯證施藥的過程,用藥方案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應根據豬的年齡、體重、病情輕重,靈活調整,合理用藥,方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使疫病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解決夏季母豬厭食難題,這幾招讓你的母豬胃口大開! 由于夏天氣溫比較高,豬的體溫也會有所上升,而母豬體內輔助消化吸收功能酶的活性是會隨著母豬體溫的升高而降低的,盡管這種體溫的變化是微小的,酶所特有高效性使得它的活性降低。因此消化飼料的能力降低,所以豬群的食欲也會有所下降。 這是正常現象,天氣干燥,豬群機體溫度與黃金溫度不協調,相對濕度也不協調!容易引起豬群特別是母豬群煩躁厭食! 特別是加上飲水不足、飼料原料品質不新鮮、長期不運動、料槽不衛生、豬舍溫度過高..........! 更會出現雪上加霜的現象。 過高的溫度會使豬群植物神經處于緊張狀態,所以會煩躁不安,甚至是應激死亡的現象多有發生! 1、充足飲水,很多豬場出現母豬便秘、食欲下降甚至發病的主要原因是飲水不足造成,如何讓豬喝夠水就成為一種最廉價的解決方案。第一是水質的重視,其次是飲水管道的清理,再次是往料槽加水的辦法供給豬群干凈的飲水,很多豬場只依靠飲水器或者水碗給豬供水,但是70%以上的豬是喝不夠水的。 涉及壓力、水質、冷熱、管道、料槽衛生、飲水器的流量等等原因,飲水不足的豬場比比皆是。 2、新鮮的原料處理及控制,合理的飼料衛生處理,舵主經常見到夏季豬場的料槽衛生差勁、原料及飼料變質的現象。試問這樣的飼料如果給你吃,你有胃口嗎? 特別是麩皮、玉米、加油、魚粉這些在夏季容易變質的原料,更應該重視。總之,原料的品質控制及處理是養好豬群的基礎,很多豬場敗在此原因下的多不勝數。 3、青飼料及粗纖維,比如畜牧草及甜菜粕、質量可控的青飼料或者草粉、膳食纖維......... 是便于母豬及豬群降低熱應激的有效手段。特別是養豬少的豬場或者有資源的規模豬場,可以一試。 4、合適的圈舍降溫、如產房的水簾、風機通風甚至是空調..........有效的降溫手段及機械通風是母豬群及產房最有效的降溫手段,進而保障母豬群旺盛食欲的基礎。 5、適當的運動場及涼棚或者豬的活動場,有條件的挖個淺泥塘、里面搞點水,母豬確實在里面很舒服,日光浴加泥水浴,偶爾在蹭蹭癢,試試就知道效果。 6、當然,這些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很多豬場在現實中是執行不到位的,且由于各種原因和地域性的差異,母豬群厭食現象時有發生,那么遇到此問題怎么解決呢? 針對個例是比較簡單的,那就是首先潤腸通便,溫肥皂水深部灌腸,加上上面的活動場是很容易解決的,真對特別嚴重的個例,健脾調胃、潤腸通便的策略,加上有食欲后的清淡調理,很快也是能恢復的。 總體思路是對癥對因治療為主,以以上環節的細節性改善輔助治療為輔,多管齊下,盡快解決。 謹記下面不通,上面不下。諸病不愈,首調脾胃的原則進行靈活的運用。 7、當然,對于土豪的豬場還是有些產品及方案能達到一定的防控實效的,為了避免做廣告的嫌疑,下面只說思路。 第一是提升非特異性免疫力,第二是潤腸通便及調理脾胃功能,第三是補氣血為輔 第四是針對性的精準解決母豬問題的本質誘因及不適等癥。能用固定設備解決的不用細節管理,能用細節管理解決的不用產品方案。 因地因人因現場的不同靈活使用,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為自己的豬場安然度夏而不斷嘗試及完善。 解決夏季母豬厭食難題,這幾招雖然不能解決全部問題,但是你一但真的讀懂并能應用到自己的豬場中,至少可以解決大部分常見的問題,至于一些個例,那就區別對待吧。 舵主始終認為,每個問題的發生都有其本質的誘因,而找到誘因并精準的施方而控,方為上上之策,這也是舵主不亂出方案的本質原因。 因為同樣的問題,有的豬場根本無需花錢就能解決,有的需要花很少的錢就能解決,但是有些花很多的錢并不一定能夠解決,這樣的不同問題,期望一個萬金油的方案可能嗎? 所以,追本溯源是一種態度及習慣,解決問題的態度和習慣,這種習慣是在不斷的踐行及總結中積累出來的,而不是能讀幾篇文章,看幾本書就能速成的。點都解決不好,又怎么速成到面呢? 所以,夏季的豬群厭食問題只是一個現象,一種表現,而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解決的是那些細節及誘因引起的,然后根據細節的檢查及豬群的表現,進行最適合的方案靈活切入,才是處理問題的正確思路,對嗎? “夏季殺手”高熱流感治療方案 高熱流感困擾養豬業多年,可以說養豬場的老板談熱色變。 1、高熱流感的具體癥狀 病豬持續高熱,體溫41℃-42℃,個別病例達43℃。有不同程度的皮膚潮紅,指壓褪色,精神委頓,食欲減退或廢絕,有少量飲水。小便少而赤黃,大便球狀,嗜睡。體表淋巴結有不同程度的腫脹,部分病豬呼吸急促,可視黏膜潮紅。隨著病程的延長,耳、頸下部、腹部、四肢、尾部皮膚發紫,壓之不褪色,個別病豬體表皮膚由蒼白逐漸變成黃染,飲食欲廢絕,大部分病程在20天左右,最終因衰竭而死亡。發病豬只主要是保育豬、育肥豬、母豬,死亡率分別為30%-50%、20%-40%、10%,以散養戶和中小型豬場多發。剛開始一頭發病,3-4天多個甚至波及全群。一般病期較長,多在5-7天以上。 2、治療“豬高熱病”應遵循的原則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因該病 病期較長,前期3-5天要多用藥,后期5-7天要少用藥,療程足夠,一般不低于5天,防止復發。因其是混合感染,病原體種類不全相同,臨床表現不一,應分癥型施藥。 在藥物選擇上,應選用敏感、高效、低毒的藥物。抗菌藥物有:頭孢噻呋鈉、林可霉素、氟苯尼考、泰樂菌素、替米考星、阿奇霉素、強力霉素、長效土霉素、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磺胺間甲氧等。抗病毒藥物:干擾素、免疫球蛋白、黃芪多糖、金絲桃素、植物血凝素、板藍根、雙黃連、魚腥草等。 還可以選用只要能刺活免疫細胞再生系統的產品,最大限度地消除免疫抑制因素,著重整體提高機體自身抗病能力,來戰勝病魔。此病實際上是豬的一種耐過病。藥物治療與飼養管理相結合。少喂食、多喝水,喂些易消化的青綠飼料。飲水中添加葡萄糖和電解多維,尤其補充VB1、VB12、VC、VE、VA等。后期管理重點是調理胃腸,促進食欲。 3、用藥方案 高熱通用型: 肌注干擾素或免疫球蛋白或細胞介導素,一天一次,連用2-3次。退燒藥選用柴胡、雙氯芬酸鈉。抗病毒可選用板藍根、雙黃連、金絲桃素、黃芪多糖。抗菌藥物可用頭孢噻呋鈉、林可霉素、阿莫西林、磺胺間甲氧。用黃芪多糖注射液稀釋頭孢噻呋鈉,每天肌注1-2次,效果不錯。用于懷孕母豬也較為安全。 呼吸道癥狀型: 除使用細胞因子產品外,抗病毒用板藍根、雙黃連、金絲桃素。抗菌藥物:氟苯尼考+強力霉素,泰樂菌素+強力霉素,阿奇霉素+氧氟沙星。一天一次肌注,連用3-4天。 腹瀉癥狀型: 上午:穿心蓮+磺胺間甲氧或白頭翁+粘桿菌素, 下午:黃芪多糖+阿莫西林, 每天各肌注一次,連用3-5天。 產科癥狀型: 抗病毒用魚腥草、雙黃連。抗菌藥物用頭孢噻呋鈉、林可霉素、阿莫西林。前3天每天肌注2次,以后改為一天一次。 病程較久型: 抗病毒用黃芪、靈芝、香菇多糖,能增強自身抵抗力。抗菌藥物選用不影響食欲,對腎功能影響較小,安全性能良好的藥物。如頭孢類、氟喹諾酮類等。 4、治療誤區 有人只注重退熱,熱一退,豬就有精神,食欲就好,表面康復。其實微熱有利于抗體的形成,不利于病原體的繁殖,對豬是有利的,一味追求退熱,體溫下降過快,血壓變化急劇,易引起豬只應激死亡。且熱反復發作一次,病情加重一次。 早期使用過多退熱藥,后期豬死亡比例愈大。使用老一套治療方案 安乃近+地米+青霉素。青霉素在治療高熱病中效果不理想,盡可能不用。地米在高熱抗感染中能發揮一定的作用,但劑量過大或多次應用,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能掩蓋病情。 濫用抗生素會出現豬雖不發熱,但精神沉郁,食欲廢絕,病情惡化的現象。其實臨床上有些豬死亡,并不是疫病導致的,而是治療過程中藥物中毒或藥源性腎炎引起的。尤其在頸部肌注藥量過大或次數較多,造成頸部兩側肌肉腫硬,藥物難以吸收,豬體不適,導致病情惡化。相信某廠宣傳的產品,夸成一針就能救命,哄抬藥價 其實一支藥就能治好病,目前是不現實。因為該病是混合感染,且病程較長,需綜合治療。使用磺胺類或四環素類藥物時間過長,能引起豬藥物性食欲減退 養殖戶認為豬不吃食,就意味著病情加重。使用這些藥物時,應同時使用安膽或胃復安等藥物。 5、綜上所述 豬病的治療過程是一個辯證施藥的過程,用藥方案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應根據豬的年齡、體重、病情輕重,靈活調整,合理用藥,方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使疫病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
|
下一篇:少些自私多份無私 | |
上一篇:振超鋼絲網廠介紹夏季養雞知識匯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