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縣振超金屬絲網(wǎng)制品廠
電 話:0318-8098104
傳 真:0318-7716645
手 機:13021477773
深井軟巖硐室圍巖加固技術與應用 | |||||||||||||||||||||||||||||||||||||||||||||||||||||||||||||||||
點擊次數(shù): | |||||||||||||||||||||||||||||||||||||||||||||||||||||||||||||||||
我國原煤產(chǎn)量位于世界首位,但由于多年的開采,淺部易開采的煤炭資源日益減少,據(jù)統(tǒng)計表明中國立井開采深度正以每年8~12m的速度增加,東部礦井開采深度正以每年10~25m的速度發(fā)展,預計在未來20年內(nèi)我國多數(shù)煤礦將進入到1000~1500m的深度。深井開采最突出的問題是地壓大、地溫高。本文對趙樓煤礦深井軟巖硐室巷道加固技術進行了試驗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技術經(jīng)濟效益。 1、工程概況 趙樓煤礦隸屬兗州礦業(yè)集團公司,位于菏澤巨野煤田的中部,是兗礦在巨野煤田開發(fā)在建的一座大型現(xiàn)代化礦井。設計年生產(chǎn)能力300萬t,礦井服務年限60.1a。設計3個立井井筒,井口設計標高+45.000m,開采水平標高-860m,副井井筒凈直徑7.2m,深度935.0m,井筒采用凍結法施工。 趙樓煤礦含煤地層為二疊系山西組和太原組,主采3煤層平均埋深700~1200m。井田內(nèi)斷層46條,落差大于30m的多達21條,背斜8組。井底車場及硐室處在6煤底板、3灰頂板的粉砂巖、泥巖中,巖性不均一,地質(zhì)條件較復雜,巖體組分變化大,存在構造應力且巷道斷面大。 2、支護方案及參數(shù) 2.1 井底車場巷道支護 井底車場硐室包括馬頭門、泵房、變電所、膠帶輸送機硐室、水倉及各種類型的交岔點及連接巷道等。它們一般斷面都較大,相互間存在交互影響,加大了巷道和硐室圍巖中的應力集中,加大了作用在支護結構上的外荷載。故采用擴大斷面錨網(wǎng)噴一次支護,錨注二次支護方式。馬頭門、變電所及泵房等重要硐室加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聯(lián)合支護。支護參數(shù)如下: (1)一次支護 擴大斷面,巷道每側(cè)擴大100mm,拱頂擴大100mm;掘后先噴50mm混凝土,以封閉圍巖;錨桿采用Ø22×2500mm高強讓壓可變形錨桿,底部1塊速凝樹脂錨固劑錨固,外部砂漿全長錨固,錨桿間排距800×800mm;錨桿托盤采用高強讓壓可變形錨桿配套托盤;金屬網(wǎng)采用Ø6mm冷拔絲焊接的金屬網(wǎng);初噴砼厚度50mm,以封閉圍巖;待掛網(wǎng)后再噴40mm厚混凝土,噴射砼強度等級C20;底板不穩(wěn)定有底臌傾向時,采用[16槽鋼、錨桿注漿加固,錨桿采用Ø22×1600mm高強螺紋鋼錨桿錨固槽鋼,每斷面5根,排距1.6m;注漿錨桿采用Ø25×1400mm無縫鋼管,每斷面3根,排距1.6m與高強錨桿隔排交錯布置。 (2)二次支護 待巷道穩(wěn)定后(大約巷道施工15~20天后)實施錨注二次支護。 注漿錨桿采用Ø25×2400mm無縫鋼管制作,錨桿端部扭成S狀,安裝時用1塊樹脂錨固劑錨固,錨桿間排距1600×1600mm;錨桿托盤采用熱軋扁鋼;注漿采用單液水泥漿,水泥采用525#普通硅酸鹽水泥,水灰比0.6m,摻水泥重量1.5%的UNF-4高效早強減水劑;注漿壓力2MPa,瞬時壓力<3MPa。 2.2 副井馬頭門支護 副井馬頭門屬井下大斷面重點工程, 2006年6月底已施工到底。因馬頭門處于不穩(wěn)定圍巖中,馬頭門及連接部分采用高強讓壓錨桿+錨索+錨注+噴射砼和澆灌鋼筋砼聯(lián)合支護體系加固。加固斷面圖如圖1所示。 圖1 馬頭門及其連接部分加固支護示意圖 Fig. 1 Sketch of reinforcement support in horsehead and its pontes 1—高強讓壓錨桿及金屬網(wǎng); 2—噴射砼; 3—注漿錨桿; 4—C50砼; 5—底板加固錨桿;6—防水砼; 7—反拱梁; 8—爐渣砼; 9—防水砼; 10—搖臺基礎。 (1)高強讓壓可變形錨桿 馬頭門斷面大,受力條件因地處群峒之中而變得更惡劣,且受力變化大應力集中點多,因此錨桿選用Ø22×2500mm高強讓壓可變形錨桿;錨桿間距700~900mm;錨桿排距1600mm。 (2)內(nèi)注漿錨桿 馬頭門連接部分寬≥5.0m時注漿錨桿選用Ø25冷軋無縫鋼管,壁厚δ=4~6mm,錨桿長度L=2500mm,間距1600mm,每兩根高強超長錨桿間裝一根注漿錨桿,呈梅花形布置;錨桿排距1600mm。 馬頭門及連接部分寬<5m且>4m 時,注漿錨桿選用=Ø25冷扎無縫鋼管,壁厚δ=4~6mm,錨桿長2000mm,間距1600mm,排距B=1600mm。注漿錨托盤采用熱軋扁鋼B=100, δ =12制作。 (3)注漿錨索 馬頭門澆筑混凝土后,在拱基線以上施以注漿錨索加固,注漿錨索規(guī)格馬頭門連接部分寬≥5.0m時選Ø17.8×8000mm;馬頭門及連接部分寬<5m且>4m 時選Ø17.8×6500mm;間排距2500×3000mm。 2.3 主泵房及變電所硐室支護 因主泵房及變電所硐室在施工時錨索孔穿透泥巖層,伸入砂巖層而導致錨索孔漏水。漏水量在7~8m3/h,水質(zhì)清澈,溫度在408左右。為防止?jié)B水引起泥巖的軟化膨脹,對已成巷的泵房出水段實施錨網(wǎng)梁加強支護,并打?qū)?仔顾,成巷完成后注漿止水。 ⑴ 采用自外向里的順序?qū)Ρ梅砍鏊芜M行加強支護,拱形錨梁使用16#槽鋼制作,每節(jié)長2.5m,兩根錨桿固定,錨梁安設排距1.2m。每節(jié)之間采用螺栓連接,為保證錨梁合理受力,錨梁連接點相互錯開,并避免布置在正頂位置。 ⑵ 錨梁采用錨桿懸吊固定,并向拱基線下延伸1m,用兩根錨桿在幫部進行承托。采用樹脂螺紋錨桿Φ22×2400mm,間距1.2m,每根錨桿使用1塊K2870樹脂藥卷和1塊CK2870錨固劑錨固。 ⑶ 錨梁按中腰線施工,滿足硐室后期砌碹要求。安設錨梁時必須要接頂,對于大面積冒頂區(qū)采用水泥背板或噴漿料接頂。 3、加固效果 目前井底車場已施工3000余m,除在局部應力集中區(qū)、交岔點及硐室開口等處出現(xiàn)噴層開裂現(xiàn)象外,其他巷道和硐室基本保持完好,加固效果在巖層破碎巷道尤為明顯。-860m水平中央泵房硐室出水處施以注漿以加固和堵水。現(xiàn)已達到砌碹永久支護的要求。 通過開展的深井礦壓監(jiān)測與巷道支護研究,設置測力錨桿、壓力傳感器、混凝土應變計和位移計等儀器儀表對巷道支護受力、變形情況進行監(jiān)測。在馬頭門西側(cè)安設收斂變形測站;4#錨桿壓力傳感器、6#錨索傳感器安裝于副井馬頭門處;11#錨桿傳感器、17#錨索傳感器安裝在Ⅳ號交叉點處;并在副井馬頭門處安裝砼應變計測量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所受的壓力大小。其最大變化值加下表表1。 表 1 各種監(jiān)測值的最大變化量
由檢測數(shù)據(jù)得知,巷道在施工后1~2月內(nèi)變形基本保持穩(wěn)定,在副井馬頭門處錨桿錨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其他處錨桿錨索均有較大的強度儲備,能夠滿足后期各種巷道開挖造成的應力重分布的要求。 4、 機理分析 深井軟巖巷道具有壓力大、來壓快、變形持續(xù)時間長,易風化、遇水膨脹且自身承載能力低等特點,本文支護設計能很好的適應這些特點,有效保證巷道的安全,不僅縮短了工期,而且降低的經(jīng)濟成本。 (1)錨桿支護不但能及時支護圍巖,防止松動圈的擴大,而且一定程度的提高錨固區(qū)巖體的強度、彈性模量、粘聚力和內(nèi)摩擦角等力學參數(shù),并給圍巖施加一定的壓力,改善圍巖應力狀態(tài),提高圍巖自身承載能力,很好的適應圍巖壓力大、來壓快的特點。 (2) 擴大斷面二次支護其機理在于當初始壓力大、變形量大時硬抗是困難的,第一次支護變形將卸掉部分應力,膨脹量將大幅減少。二次錨注支護,將阻止圍巖繼續(xù)變形,即所謂“先讓后抗”機理,很好適應變形持續(xù)時間長的特點。及時噴射混凝土層能有效地防止圍巖的風化,有利于巷道的穩(wěn)定。 (3)采用錨注支護技術能有效地固化圍巖,使巷道松散巖體形成一個再生自然拱,提高圍巖的整體性和穩(wěn)定的結構性,封堵裂隙,阻止水的滲透,有效地防止軟巖遇水膨脹及軟化,使圍巖位移量減小,巷道變形得到了明顯控制。 |
|||||||||||||||||||||||||||||||||||||||||||||||||||||||||||||||||
下一篇:深基坑支護設計 | |||||||||||||||||||||||||||||||||||||||||||||||||||||||||||||||||
上一篇:煤礦井下緊急避險與應急救援技術 | |||||||||||||||||||||||||||||||||||||||||||||||||||||||||||||||||